
HASHKFK
PG电子- PG电子平台- PG电子官方网站“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等政策的支持,流向西藏的人口逐渐增多,我们像一个个流动的原子,离开从小生活的家庭来到陌生环境必然会产生孤独。加之现代化分工模式下生产效率极高,每个人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被急剧压缩,人们会觉得生活无聊、枯燥,会觉得没有价值,没有方向,这种现象也会反应在学生身上。”张艾平坦然讲道,对于初来西藏的每一个人来说,谋生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但远离家乡、远离熟人社会之后,如何在异乡找到归属感,不仅困惑着他的学生也困惑着许多来到西藏的人。
2016年,依托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内的谭冠三纪念园,张艾平创建了“老西藏精神学习与传承社团”。“刚开始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发现学生身上存在和我一样的疑问,学生们从高中来到大学后远离了家庭的束缚,但突然的自由为他们带来的是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困惑。”张艾平说,“我从带领学生讲解谭冠三纪念园学习老西藏精神开始,以一个‘家族’的方式去引导这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把他们带一带,只要有空了,发现哪里好吃好玩都要带着他们,一起骑车露营、一起看夜景数星星、一起泡工夫茶、一起跳锅庄,到现在已经积累了100多个项目。”从起初的寥寥几人,到目前的数百人,张艾平给学生带来了“乌托邦”式的大学体验。
张艾平的社团实践与传统大学思政教育有很大不同,有时会被别人误认为是老师带着学生“不务正业”,甚至是对享乐主义的追求,但在张艾平眼中,这是在探索生命本身的意义。“我们的校园很小,只有150亩左右,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是非常单一的,就像现代人被急剧压缩的时间和空间一样,作为老师就要带着他们丰富生活,带着他们拓展空间。在西藏,青藏高原就是我们的学校,我带着他们在西藏各地跑,甚至全国各地跑,我们不为学分,不为奖项,只为让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办读书会的初衷其实说来也不怕你笑话,刚开始我就想培养几个谭冠三纪念馆讲解员。学生们对于老西藏精神的了解太少了,我就想让他们补充点知识,给他们讲老西藏故事。如果光讲故事多少有些枯燥,我就一边聊天一边讲故事,聊着聊着,聊天带讲课的形式就变成了今天的读书会。”张艾平介绍,读书会刚刚开时许多学生并不是很情愿参与,但时间久了以后,大家就好像有种归属感,如果哪天晚上不参与心里反而变得空落落的。从社团成立至今,读书会已经举办了2000多场,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我从小接触的‘精神’并不多,感觉那些高尚的人格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在社团的植树活动中,我们亲身参与到了南北山绿化中,的树坑是那么难刨,但我们一起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树,那一刻我觉得我们自己就是老西藏精神的践行者。”在读书会上,来自林业技术专业大三年级的王兴正在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老西藏精神。“思政课不应该是在课堂中讲理论,而应该在实践中讲理论。学生们在参与南北山绿化中所获得的内容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快乐,是幸福,是成就感。所以我们在种树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实践中讲思政课才能真正讲好。”从一开始自己花钱买树苗、买工具,到后来慢慢得到学校和市政府的支持,张艾平正带领学生承包着100亩荒山绿化。
“我所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参与社团之前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但担任了谭冠三纪念馆讲解员后,自己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今年回到老家去实习时,我可以独立带团参加活动了。”谈及谭冠三纪念馆,大三年级的郭淑慧正向大家分享着自己暑期实习的情况,从纪念馆讲解员到独立带团的导游,老西藏精神学习与传承社给郭淑慧带来的是自信心的增长。另一位来自东北的李柠池同学分享着自己在担任讲解员时通过谭冠三的事迹将一位前来学习的女士感动落泪的故事,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讲述能够让别人感动,但正因为这一件小小的事情让她感觉很有成就感。从最初的一年寥寥数十个团参观,到目前最多时一年要接待四百多个单位参观学习,通过张艾平和学生们的努力,谭冠三纪念园被口口相传,已成为学习老西藏精神的基地,他们无数次将老西藏精神讲给别人听,也无数次讲给自己听。
“谁是老西藏,我不敢自比于老西藏,但我们一定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人。我们传承着老西藏精神,因为我们见过这些前辈,见过这些英雄,我们在边防线上见过老百姓对国家的忠诚,对祖国的爱护。”张艾平每年都带领学生到西藏不同的边境县进行研学,他说只有亲身感受边境线上的坚守,才能感受老西藏精神的珍贵。“从小到大,在我的现实生活里从来没感受过‘信仰的力量’,但直到我们在南伊沟研学遇到护山员,听他们讲了自己坚守祖国边境,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时,我感觉无比的崇敬。跟着张老师我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每年都有许多研学的机会可以参与,我朋友圈里都是西藏各地的风景,也成为了一张介绍西藏的名片。”从北京到读书,大三年级的刁昱霄说在西藏完全改变了他对边疆地区的刻板印象,正是因为无数人的坚守,才有今日祖国的和平与安定。
202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授予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张艾平教授并非偶然,他以“家人”的方式与学生朝夕相处,他自愿扎根祖国边疆,与来西藏求学的每一位学子共同探索人生的意义。客观来讲,西藏的教育并不发达,但有来自全国众多兄弟省份的教育人才支援发展。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比起专业所学的知识来说,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更为重要。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他们或许在高考时落榜带着遗憾来到这里,但从这里离开时,他们会将老西藏精神撒播在祖国各地。